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, 2007的博文

关于 MIDP 和 WMA

SUN的官方网站上所列出的Java Verified机型中,几乎所有支持MIDP 2.0的移动设备都支持WMA API,也就是JSR 120或是JSR 205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MIDP 2.0的设备都支持WMA。因为MIDP 2.0(JSR 118)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同时支持JSR 120或是JSR 205。因此这二者的关系并不是依赖的,实际机型的支持要取决于特定的设备制造商(vendor)。 同样的,支持MIDP 1.0的设备也有可能支持WMA,像是Nokia 3300。 http://www.forum.nokia.com/devices/3100 以下是支持JSR 120的设备列表: http://www.j2mepolish.org/devices/devices-wmapi.html http://developers.sun.com/techtopics...st.do?apiId=42 虽然MIDP 2.0并没有明确强制设备实现WMA(JSR 120),但是Java Technologies for Wireless Industry (JSR 185),简称为JTWI,定义了设备必须实现的一系列组件。满足JTWI的设备必须在实现MIDP 2.0的同时也支持JSR 120。值得一提的是,JTWI的后继规范,简称MSA (JSR 248),试图消除Java实现的API分裂,它要求设备必须实现JSR 205。满足JTWI的设备一定支持WMA 1.1,WMA 2.0扩展了JSR 120并加入了对于MMS,即彩信的支持。因此支持WMA 2.0的手机也可以运行WMA 1.1编译的程序。 WMA 1.1 规范: JSR-120: The WMA 1.1 specification includes change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MIDP 2.0 security framework and push architecture. JSR 205 : This JSR will extend and enhance the Wireless Messaging API (JSR-000120) Development Tools: The J2ME Wireless Toolkit 2.0 supports WMA 1.1, a...

心机

陪伴了偶四年多的手机坏了,上周末到美罗城精心挑选了半天,最后将Moto ROKR E2带回了家。四年前选择手机的时候,对于各式各样不同功能、型号的手机是完全没有概念的,更不用说广告里面一排一排的参数了。如今,由于从事的工作就是和手机打交道,而且公司里几乎有市面上所有百宝箱支持的Java手机,所以认知程度不可同日而语。连续2周,偶一直都在研究手机,打算把个人经验记录一下,于是就有了几篇小结。 标题取为“心机”,是因为移动的这个广告太寒…… 因此偶也乱写一记,当做饭后8g。 购买前的选择 这次选择机型时候,首先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: (一)类别:智能机或是半智能机 不选择非智能机的原因在于工作需要,Nokia S40系列基本上性能都比较稳定,可惜缺乏扩展性。目前市场上最多的就是Symbian, Windows Mobile和Linux三个平台的智能手机。 Symbian,包括UIQ主要使用在Nokia S60系统和SE的中高端手机上,早期的Symbian系统是很不错的,稳定简洁,不过现在的Symbian为了支持各种各样的设备,提供越来越多的花哨功能,所以稳定性不够。 Windows Mobile的主要供货商则是多普达,以及Sharp和国内品牌的部分机型。Windows Mobile主要分为Smart Phone和Pocket PC两类,前者使用键盘操作而后者是触摸屏系列。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应该是Windows Mobile 5.0的机器,6.0的样机貌似只有内部机型,没有上市。和PC平台一样,手机的硬件配置都不错,可惜价格太高。 Linux基本上是Motorola主推,当然国内厂商也有自己研发的,不过那种质量就避而不谈了。Moto在2006年在中国连续发布了4款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手机,像是“明”——A1200,ROKR E6等,都是触摸屏系列,惟独ROKR E2是非触屏的,深得我心。 :) (二)品牌:Nokia, Motorola和SonyEricsson 日韩的手机像是NEC和Samsung从一开始就不在候选之列,一小部分是因为排日情绪,使用感受不佳是重要原因。说实话,我不知道为啥那么多小姑娘“稀饭”三星的机子,使用习惯就不够人性化,而且大概自己对JVM部分的要求太高,感觉三星中低端的手机(如E108,E708等)在运行Java程序的时候效率是令我非常无语的,...

HTTP指令的简单解释

HTTP无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Internet协议之一。在企业级别的应用程序中,HTTP是当之无愧的最受程序员喜爱的通信协议。最近恰好在做几个简单的HTTP程序,为了更好的看清常见的GET/POST等指令是如何应用于实际通讯中的,截取了一段interaction log。 第一部分是HTTP Request,这里show的是GET method。 GET /polish/j2mepolish-2.0-beta3.jar HTTP/1.1 Host: download.berlios.de Accept: */* Referer: http://prdownload.berlios.de/polish/j2mepolish-2.0-beta3.jar User-Agent: Mozilla/4.0 (compatible; MSIE 5.00; Windows 98) Pragma: no-cache Cache-Control: no-cache Connection: close 第二部分是server的response。 HTTP/1.1 200 OK Date: Sat, 13 Jan 2007 06:57:28 GMT Server: Apache/2.0.54 (Linux/SUSE) X-Powered-By: PHP/4.4.0 Cache-Control: must-revalidate, post-check=0, pre-check=0 Content-Length: 21453320 Content-Transfer-Encoding: binary Content-Disposition: attachment; filename="j2mepolish-2.0-beta3.jar"; Connection: close 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download

懒人J的涂鸦后花园

懒人J在MSN Spaces上有一个 blog ,不过那仅是针对好友、同学开放的 ,大部分网志写的都是关于自己的生活,较少谈及技术。 如今有了这块小花园,可以让懒人J在闲时有个涂鸦之所。其实懒人J很早就申请过blogger的博客帐号,很可惜那时候经常遇到无法打开blogger的问题,因此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使用。如今发现Gmail帐号可以通用,而且还是新版本,很开心地再次注册了。希望可以经常在这里写一些技术的东西。 懒人J本来有希望做一个结构工程师,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学习了许多关于力学的知识,不过在第三年由于机缘巧合换了一个专业,慢慢地开始学习如何与计算机软件打交道,于是如今沦为一名programmer。 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