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从Mount到fstab 最早使用Linux的时候,我遇 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Windows下的硬盘分区挂载到Linux中。当时用的是mount。指定了文件系统 vfat,字符编码codepage=936等参数之后,mount一下就ok了。不过偶是个懒人,所以不情愿每次进入系统都输入一遍命令(不过必须承 认,对于当时还是个新手的偶而言,多用几次命令行还是很有好处的 ^_^ )。 Google之后了解到 /etc/fstab 文件的好处。Linux中/etc目录下的fstab文件是一个文件系统表 (File System Table file ),它维护着mount point条目。这些条目是根据HAL事件自动增添或是删除的──fstab文件不是指望靠用户手动修改的,有个程序 fstab-sync 可以自动修改fstab文件。当系统的HAL服务启动之后,上一次增加的所有条目都会被删除,而后根据需要,fstab-sync 会被调用若干次,加入合适的条目。 (二)fstab-sync和policy 了解到了这里,就要知道fstab-sync是如何知道应该增添什么条目的? # man fstab-sync 文 档说主要是参考storage.policy和volume.policy的属性。缺省的属性是存放在系统配置文件中的,在偶的Fedora 4系统中,放在 /usr/share/hal/fdi/policy/10osvendor/10-storage-policy.fdi里面。别心急修改──这个文件 是osvendor提供的,在升级的时候可能会被更新,正确的作法是在policy目录中放入单独的文件,例如,为了自动挂载移动硬盘,我新建了文件: /usr/share/hal/fdi/policy/95user.fdi。 以下是这个fdi文件的内容: 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ISO-8859-1"?> <!-- -*- SGML -*- --> <deviceinfo version="0.2"> <device> <match key="@block.storage_device:storage.remo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