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看八叉老师的一门课,他引用了『庄子』 【外篇 天道】[末尾的一个故事](https://ctext.org/dictionary.pl?if=gb&id=42076&remap=gb)来解释什么是不可言说的知识。
> 桓公读书于堂上,
> 轮扁斲轮于堂下,
> 释椎凿而上,
> 问桓公曰:
> “敢问:公之所读者何言邪?”
> 公曰:“圣人之言也。
> ”曰:“圣人在乎?”
> 公曰:“已死矣。”
> 曰:“然则君之所读者,
> 古人之糟魄已夫!”
>
> 桓公曰:“寡人读书,轮人安得议乎?
> 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。”
>
> 轮扁曰:“臣也以臣之事观之。
> 斲轮,徐则甘而不固,
> 疾则苦而不入,
> 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
> 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
>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,
> 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,
>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。
>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,
> 然则君之所读者,
> 古人之糟魄已夫!”
这段古文的意思大致如下:
>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,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。他问齐桓公在读什么书。齐桓公说是圣人的书。轮扁说,那全是古人的糟粕!齐桓公就很不高兴,非要让他说出个道理。
> 轮扁说:我所从事的工作是砍削车轮。榫头做得过于宽缓,就会松动而不牢固,而做得太紧了,又会涩滞而难以使用。不宽不紧才可以。这个道理是我从工作中学会的,虽然能讲出来,但是没有办法教给徒弟或儿子。于是这么大岁数了我也只能自己削车轮。不可言传的道理跟随圣人一起死了,所以您读的书只能是古人的糟粕。
轮扁讲出的道理需要他的徒弟或儿子亲身在工作中学习,通过经验的增长,才能学会——这就是所谓的【不可言说的知识】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