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去年CentOS RIP的事情,很多企业都改用了另一种发行版。自用的一台老旧的MBP (2012年)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,干脆装了Fedora Linux。
时隔多年又安装Fedora,实际上是去年底就用了38,中间升级到了39但是年初的时候不知为何kernel出了问题,grub也没法回退到可用的状态。前几周有时间干脆完全重装了Fedora 40。还刚好试了试 [Ventoy](https://www.ventoy.net/) 的 Multi ISO files 特性,挺好。
## 已解决的配置
1. Yakuake terminal
习惯了使用快捷键来触发下拉式命令窗口,参考[搜索结果](https://fedoramagazine.org/use-a-drop-down-terminal-for-fast-commands-in-fedora/)试了试 Yakuake 还不错。它还是基于 Kconsole 的,用户不需要做太多改动,直接就可以上手。
2. 倒腾 Git Repo 遇到了小问题
为了速度转移一些 Git Projects,没有逐个 clone,而是直接从另一台笔记本弄了 tar.gz 过去。不知道是不是 MacOS 自带的 tar 命令与 GNU 的水土不服,过去之后,除了一致的额外隐藏文件 (ie .DS_Store) 居然Git还报了另一种问题 “index file is too small”!
仔细查找后总算是找到了[解决方法](https://joemaller.com/1283/git-error-index-file-is-too-small/)。
```
git config repack.usedeletabaoffset false
git repack -a -d
```
3. 安装一些趁手的工具
`dnf install exa bat ripgrep fzf pass` 配上已有的 dot files 基本解决了问题。这套配置在 MacOS 和 Linux 差别度不大。
4. 外接显示器分辨率的设置
不知为何,外接显示器居然找不到应有的 ratio。参考[一篇博客文章](https://www.wenjinyu.me/solve-the-problem-of-gnome-desktop-resolution-error-when-using-notebook-external-HDMI/)使用 `cvt` 和 `xrandr` 加了一个新的分辨率,总算是解决。
```bash
cvt 2560 2880
xrandr --newmode "2560x2880_60.00" 638.25 \
2560 2784 3064 3568 \
2880 2883 2893 2982 \
-hsync +vsync
xrandr --addmode "2560x2880_60.00"
```
5. 通过 flatpak 安装了其他的一些 GUI apps
包括 Spotify、 Edge 等。
## 未解决的问题
刚刚重装完的系统WIFI可用,不过audio貌似只能识别出MBP自己的,HDMI外接显示器的声音完全没有。
看到 Reddit 有人建议用
```bash
sudo dnf swap wireplumber pipewire-media-session
```
但是尝试无效……
评论